兰州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建设美丽兰州
发布日期:2024-02-07浏览次数: 字号:[ ]

202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主线,扎实推进“三抓三促”行动,锚定“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巩固拓展党的政治、思想、作风、组织、纪律、制度等六大建设成果,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做到“党旗红”指向哪里,“生态绿”就覆盖到哪里。

一、贯彻落实举措

蓝天保卫战方面纵深推进环境立法、工业减排、燃煤减量、机动车尾气达标、扬尘管控、生态增容、清新空气、环境监管能力提升等8大治污工程,重点开展除尘清尘、散煤治理、控排减污、尾气减量、面源严控、生态增容等6大行动,坚持工业、燃煤、面源和机动车尾气污染统筹治理,坚持大气污染防治日督导、周通报、月调度机制,加大“技防”投入充分利用网格化监测、无人机航拍等技防手段,做到“人防”和“技防”相结合,全面开展溯源分析,切实做到监管无盲区和全时段压实属地和行业部门监管职责,持续开展督政,推动各级各部门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中,确保突出问题得到及时整改。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综合运用按日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手段,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杜绝“破窗效应”。进一步完善分析研判、应急响应、巡查调度、问题处置等闭环机制。碧水保卫战方面,采取定期调度、督办通报、挂账销号等措施,牵头抓好工业、城镇生活污水、农业面源等重点领域水污染防治。谋划并持续推进黄河干流智慧黄河(兰州段)项目以及湟水、宛川河、庄浪河、蔡家河等重点支流水生态治理项目。每月对全市主要河洪道和入河排污口水质情况进行加密监测,监测结果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及区县。持续强化工业企业监管,督促重点企业开展深度治理,提升工业达标减排能力水平。加强日常联合巡查监管和枯水期水污染联防联控,通过部门协同和跨界合作,纵深推进水环境治理,对重点河洪道、黑臭水体、重点污染源,采取无人机航拍、人工徒步巡查等方式开展巡查督导。净土保卫战方面依法加强未污染耕地土壤保护,动态调整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压实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督促重点监管单位履行土壤污染防治义务,落实污染源、污染区域隔阻措施,及时开展生产和污染防治设施改造提升、车间和固废贮存场所防渗改造、重污染区域土壤治理修复等工作,将土壤污染防治贯穿到生产经营全过程。整合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和用途变更为敏感用途地块,统一纳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强化联动执法监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牵头、谁协调”的原则,创新监管手段和检查机制。

二、工作进展情况

深入打好“兰州蓝”保卫战持久战。深入开展了打好“兰州蓝”保卫战持久战和臭氧污染防治大会战。完成了1530蒸吨燃气锅炉低氮改造,4×25MW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84家工业窑炉、640家涉挥发性有机物固定源综合整治和4个涉气产业集群整治;对3994辆机动车和903台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了监督检测,进一步压减燃煤、机动车和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联合市政府办公室督查科对各县区、各行业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巡查,在特殊时段、重点区域采取错峰生产、车辆绕行、网格化管控、驻厂监察等严格管控措施,积极应对环境空气质量反弹严峻形势,出动2000余人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534个,对6个县区进行了预警提醒,提请市政府约谈5人,追责4人。截至11月底,全市优良天数261天,优良天数比例为78.1%,全市PM10、PM2.5浓度分别为69微克/立方米和36微克/立方米。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落实水污染防治日巡查、周报告制度,实行问题“发现—转办—整改—销号”闭环处置流程,利用无人机航拍等“技防”手段,发现并督促完成整改问题848个。完成各类入河排污口整治2932个,安装城镇雨洪、沟渠类排口标识牌1779个。争取到位资金1.1亿元,谋划开展了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其中,宛川河、湟水项目已完成,蔡家河水污染防治项目完成工程量的45%,庄浪河水污染防治项目完成工程量的85%,湟水红古段(团结桥—西固界)污染防治及河滨缓冲带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正在开展初步设计,大金沟水污染治理及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完成初设批复准备招投标,智慧黄河项目完成招投标,进行施工准备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统筹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切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了耕地周边涉镉等重金属污染源排查整治行动,完成了11宗土地调查报告技术审查,3个省列优先监管地块风险管控,5个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工程,12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7个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和3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开展了65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环境监测项目,推动3个土壤污染源头管控绿色化改造试点项目实施,凝练谋划包装了黄河流域(兰州段)地下水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项目。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